眼看着就要到村西了,抱琴叹息一声,要是有人想要搬到村西这边, 我家中的地还是抽空卖了算了, 指望他们回来种大概是不可能了。 要张采萱说,谭归未必就真是谋反,别的地方她不知道,反正对青山村的众人谭归足够慈悲了,每次村里快要过不下去他就出现了,已经救了村里好几次了。 秦肃凛他们这一次还真就没能回来,张采萱后来还跑了两趟村口去探那些官兵的口风。如果他们这一次真的被连累,没道理村口的这些官兵不知道。但他们还真就不知道。 说的还是银子的是,当面锣对面鼓的说清楚,不去的人家托人打听消息,每家多少银子,都须得家中亲自应承下来,等去的人回来了,这银子是必须要拿出来的。 一直到了后半夜,张采萱熬不住了,听到村里那边传来的鸡鸣声,再过一两个时辰天都要亮了。她白天还得带孩子呢,这么一想,她熬着也不是办法。秦肃凛不在,她尤其注意保养自己的身子,她才生孩子两个月,可不敢这么熬,干脆躺上床陪着望归睡觉。 村里人去都城架的是顾家和齐家的马车,有前面借粮食一事,虽说收了利息村里人差点还不上拿地和房子抵债,但到底没到那一步。于是,村里人好多人记得的都是顾家的人情了。上门借马车的时候也没有原先的惧怕,只觉得顾家是好人,大半会答应借。再说了,顾家还有顾书也在军营呢。 张采萱默然, 如果不是他们家请了陈满树夫妻,这一次后面的地如果找不到人帮忙, 只怕是也要荒起来了。 骄阳在一旁帮着收拾衣衫,张采萱接过,道,骄阳,你也睡。 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双手叉腰,声音很大,老远就听得清楚,都是指责母子忘恩负义的话,周围也还有人附和。 张采萱两人只负责交,分粮食这事其实根本不关她事,不过她和抱琴跑这一趟有些累,毕竟拎十斤粮食,又一点没耽误,这一会儿手臂都酸得不像是自己的了,两人交了粮食过后就站在一旁歇了一会儿才拎着篮子回家。